吉隆坡,2022年5月24日 – 配合今年5月24日举行的的2022年世界精神分裂症日,马来西亚精神科协会、马来西亚卫生部和杨森制药公司(Janssen Pharmaceuticals)携手合作推展希望之环计划。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会引发幻觉和妄想的精神疾病,影响全世界2400万人,或相等于每300 人就有 1 人(0.32%)受到影响,精神分裂症可以在任何年龄发作1 。其他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或称躁郁症)、抑郁症和强迫症。
精神疾病泛指所有可诊断的精神健康疾病,以及社会,工作或家庭活动相关的苦恼和问题, 其中也包括与思维、情绪和/或行为的显着变化有关2 。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全球大约有 20%儿童和青少年患有精神健康疾病3 。
在希望之环推介活动上,希望之环领袖Firdaus binti Datuk Abd Gani医生、马来西亚卫生部国家精神科服务部主管Salina Abd Aziz医生、马来西亚卫生部旗下社区精神健康诊所MENTARI KL负责人拿汀Riana binti Abdul Rahim精神专科医生、马来西亚精神科协会现任主席Hazli Zakaria医生阐述精神疾病需要更多的关注,因为精神疾病不仅在马来西亚日趋增多,在全球范围内也呈上升趋势,甚至连年轻人群也出现病例。
拿汀Riana医生表示:“在马来西亚,精神疾病发病率从 1996 年的 10.7% 上升至 2015 年的 29.2%,估计大约有 500,000 名成年人患有抑郁症3。精神疾病变得越来越普遍,而且可能每个人一生中都会至少认识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他/她。
“2015年全国健康发病率调查结果显示,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精神疾病(大约29%),而且还有很多人并未获得诊断。另外也发现有12%的儿童患有精神疾病4。”
除此之外,新冠肺炎疫情也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2020年8月至9月期间针对1,163名成年人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出现精神疾病症状的比率分别为抑郁症(59%)、焦虑症(55.1%)和压力(30.6%)5。
她补充说明:“随着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精神疾病预计将成为继心脏病之后影响大马人的第二大常见健康问题6 。精神疾病也会为国家带来负担,因为它会导致生产力下降,相关经济成本估计约为145亿令吉7。”
身为卫生部精神科服务部主管的Salina医生这样分享:“管理精神疾病需要多方面携手合作及全方位诊治。急诊当然由医生管理,但康复之路非常漫长,我们需要与以关注精神健康为基础的非政府组织、患者家属、职场和整个社会密切协作,才能够陪伴患者共同迈向康复旅程。让精神疾病患者周遭人士保持敏锐性,对于帮助患者恢复功能至关重要。另外,我们也不能遗忘在这段旅程中照护者面对的倦态和压力。我们也需要关爱照护者,这也是希望之环计划背后的核心理念。改变现况并赋予患者360°全方位诊治方案,为所有相关人士提供更有效的护理。”
“这些令人担忧的数据,以及由于照顾患者极具挑战性和充满负担导致心理压力日趋增加的许多相关研究,催生了希望之环计划!”希望之环领袖Firdaus医生这样分享。
她解释这项计划旨在为照护者提供支持,同时肯定每个照护者在照顾患有精神疾病亲人方面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患者和照护者双方都会面对诸多挑战。
“希望之环计划背后的目标,本质上是通过支持和信息赋予权力。采用“照护者培训”概念,此计划让照护者能够从支持小组中获益,通过其他专家或曾有相似经验的照护者获得更强大的情感支持和正确资讯。”她补充说明。
秉持三管齐下目标推行希望之环,此计划包括了专业培训师小组,他们将会培训精神疾病患者照护者,同时关注这些照护者的生活状况。这将提升照护者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并赋予他们能力,以帮助支持患者的复健和康复之旅。它也致力于提升照护者的基本倡导技能,让他们可以引导患者恢复功能性。
Firdaus 医生分享有关希望之环的策划里程碑:“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组建了一个由 120 名培训师组成的专业团队,他们将会培训 4,000 名照护者。通过这个结构,希望之环将有效地接触大约 20,000 名家庭成员和精神健康患者,从而为照护者和患者带来改变。”
希望之环的培训旨在解决精神健康患者家庭照护者造成的重要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围绕在财务、社会、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方面。此全方位培训涵盖五大范畴 – 了解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治疗、危机处理、关爱照护者和精神健康的康复之路。
照护者将会获得指导以了解文化背景、精神疾病的迷思和误解、生物心理社会和精神相关知识、如何沟通、检测体征和症状以及到哪里寻求帮助、压力管理、放松技巧、预防复发、倡导以及如何帮助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等。
精神疾病存在各种迷思和误解,比如精神疾病是软弱的表现、无法治愈,或精神疾病是因为他人或祖先犯错而导致的后果。关于这些迷思,Hazli医生再次强调:“ 精神疾病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临床医生的早期检测、诊断和治疗,是患者取得更好预后和更快恢复的关键。另外,家庭参与并帮助关心和支持患者的概念,也是我们实现目标的核心元素。”
“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大脑功能障碍,这可能是由于神经递质(即我们神经系统中的化学信使)分泌失衡、受伤、肿瘤或感染、压力或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脑损伤。而且,如同其他医疗状况,病情程度可以从轻微到严重不等。”他这样解释。
精神疾病的风险因素可能由社会因素引起,比如与家人、配偶和朋友关系出问题,或孤独感、孤立感及遭受忽视。社会和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精神疾病,其他可能性因素包括遗传、创伤、虐待史、慢性疾病、压力、生活方式甚至滥用药物。
“如果你发现家人或亲人的感受、行为、思维模式和整体生理健康发生变化,请将其转介至政府或私人医院的心理/精神健康专家。而且,如果你认识任何精神健康患者的看护者,请与他们分享希望之环计划,以及他们无需孤军奋战走在这条艰难道路上的重要事实。他们只需与他们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交谈、联系最近的社区精神健康诊所 (MENTARI)或任何关注精神健康的非政府组织,以了解如何能够成为希望之环的成员。让我们在这趟迈向精神健康的旅程中,悉心扮演好家庭成员的重要角色。”Hazli 医生这样总结。
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