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两年,为什么钱却越来越少?
“我这两年来也在学习理财,但结果远远不是预想的那样。都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越理财,钱反而越少呢?”“一开始只是纯粹把钱存在银行定期里面。后来发现银行利息实在是太低了,赚不到什么钱,又听到朋友说炒股能赚大钱,于是就屁颠屁颠的跟着别人买了不少的股票。接下来,又跟着买了些基金。但都快一年了,反复涨涨跌跌,钱没赚到多少,反而亏的更多。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对于上述两种情况,大家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经历,今天就让小编来为大家梳理一下理财失败的原因吧! 把投资当成理财,频繁操作最关键的原因是,没有真正搞懂理财是什么,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追逐收益,简单的把投资当成了理财。很多人声称自己是在学理财,但总是会把目光放在如何投资赚钱上,甚至还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赚到大钱。就如同小巴的朋友一样,一开始把钱存放在银行,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赚取银行利息,但后来发现利息太少,所以又转战股票和基金。但结果往往是,越积极的关注市场,频繁操作,就越容易亏钱。而且就像我们经常强调的,要赚钱也不是靠投资或者理财,而是靠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过于保守,没有风险实际就是最大的风险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过于保守,把所有的钱都存在银行,表面上看来很安全,实际上是在慢慢的亏损。现在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也就2.75%,根本跑不赢通货膨胀。打个比方,1977年的时候,小明在银行里存了400元,这在当时是足以买下一套房子的。33年过后,这400元的存款产生了438.18元的利息,扣除中间几年需要征收的利息税2.36元,小明连本带息仅仅能拿到835.82元。试问这800多块今天能买多少东西?钱的数额确实是在变多,但购买力却越来越低。过于冒险,盲目跟风 盲目跟风同样也会造成“钱越理越少”,不了解一种投资品种又想赚快钱,肯定会想到找一些有经验的朋友,或者一些“专家”支招。就像你想找一家比较好的餐厅,肯定不会自己一家一家的找,而是首先问问身边的朋友有没有推荐,假如有,可能就会不假思索的选择那一家,也懒得再选其他的餐厅了。但投资可比选择去哪里吃复杂得多。每个人的风险应对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常说投资是一件极具个性化的事情,如果你只看到“鱼”而不知“渔”,在发生损失的时候就会摸不着头脑,自己焦虑,又埋怨别人。 另外,由于想赚钱的原因,还有不少人会被市面上的热销分红险“迷惑”,认为买了分红险既有保障又有分红,一举两得。事实上,分红险虽然有保障,但是保额相对于纯保障型的保险会低很多,如果要买到充足的保额,保费就会很贵。 另一方面,虽然保险公司的分红利益演示看上去挺好,但实际分红就只有大概3.5%左右,而且是不确定,也不能保证的。为了这点收益,我们不仅买不到充足的保障,资金还要被封锁几十年之久,大大降低了利用效率,这也是“财越理越少“的原因之一。 理财不单单是指投资,还有开源、节流和风控,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理财四大金刚”,而投资在这里面是排在最后的,就是让大家不要把过多把心思放在投资上。理财也不是帮我们赚钱的,而是通过打理我们的财富,逐步实现人生目标,过上幸福的生活。 阅读更多:30 岁前实现财务自由的人,都做对了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