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网络欺诈案

网络诈骗手段有哪些,如何预防

最新网络诈骗手段有哪些,如何预防

最新网络诈骗手段有哪些,如何预防   一是设计虚假的炒股软件。                       犯罪分子为牟取非法利益,设计出虚假的炒股软件,通过商业化融资融券交易平台,以知名期货公司和他人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名义在互联网上推广该平台,虚构该平台可以为客户通过大量股票交易业务,误导客户在该平台内存入大量资金进行虚假的股票买卖交易实施诈骗活动。 为提高虚假购物网站的知名度和点击率,扩大业务量,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推广”业务,将虚假网站排在搜索引擎的显著位置,引诱用户“上钩”。 二是谎称提升信用额度。 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百度推广、QQ等网络平台发布办理无抵押小额贷款及提高信用卡额度等虚假信息并留有联系方式,诱骗被害人上当。一旦有人进行联系后,犯罪分子即假冒是银行工作人员,套取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及信用卡信息实施诈骗活动。 三是模仿电视节目中讲述的犯罪方式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为了发财,竟然模仿电视节目中的犯罪方式实施诈骗活动。一旦被害人“入套”后,不法分子便编造各种谎言实施连环诈骗。 四是虚构准备慈善捐款。 ...

网络诈骗案

国家银行太迟打击网骗 损失的金钱是否归还?

(吉隆玻28日讯)人民公正党通讯主任兼网络诈骗互助组织顾问李健聪说,国家银行至今才宣布加强银行监督应付网络诈骗已经太迟,许多无辜的人成为受害者,在这案件中真正的赢家是诈骗集团。 “国行、警方、通讯多媒体委员会和商业银行反应缓慢,网络诈骗案发生后没迅速采取行动,追踪被盗走的钱也慢了。 “更羞耻的是诈骗集团用政府的标志如国行和警方在行骗,诈骗集团踩到政府单位头上,让人伤心的是没有主谋被逮捕没有被控上法庭。”   李健聪说国行宣布的措施只是像“婴儿般”的举动,希望接下来推动更多改革。 “我们要承认过去至今年的‘赢家’是诈骗集团,不是国行开始采取行动。” 李健聪今日发文告说,网络诈骗互助组织和其他单位的努力施压,以及社会上一股压力迫使国行关注和采取行动。   “我发现很多人对国行的宣布感到满意,虽然他们采取的行动各界很早就提出。” 文告指根据警察总长早前宣布,2019年至2022年7月, 国内有6万3723名网络诈骗受害者。 李健聪认为,如果国行早6个月采取行动,就能避免1万2000人受害,平均每人少损失3万4304令吉。 “国行可以更早应付这种悲剧的,他们有能力施压提升商业银行的网络安全,问题是全国6万4000名的受害者的损失金钱可以归还吗?还是会继续被漠视和遗忘?” 他说,问题源自国行没醒觉性和缓慢行动,导致现在每天有58人成为受害者,而诈骗集团都是用同样的方式行骗。     阅读更多:国行:5大措施打击金融欺诈,安全最重要   获取每日资讯就浏览:精明理财 学习更多理财知识,现在就订阅优学理财

大马网络诈骗案

国行:5大措施打击金融欺诈,安全最重要

(吉隆坡28日讯)大马银行公会(ABM)、大马回教银行及金融机构协会(AIBIM)及大马发展金融机构协会(ADFIM )指出,他们同意和全力支持国家银行要求金融机构采取5大关键措施,以打击金融欺诈的决定。3个协会今日发表联合文告说,基于增加了安全措施和检查,网上银行交易可能需要花稍微较长的时间,因此,他们希望能获得客户的体谅与谅解。 文告说,银行业者也会寻求客户的耐心和理解,并告知在新措施实施后,客户可能面临的延误及不便。 “无论如何,这些措施对提高银行客户的安全和保障至关重要。”文告指3个协会的成员银行将致力于确保与客户就上述措施,进行适当的沟通,包括各项措施的实施日期、程序或客户需采取行动的任何更动、寻求帮助的联系方式等。 文告也说,客户受促在进行网上交易时,时刻保持警惕,包括以下网上银行安全提示,如:请勿在其设备上,下载任何安装文件(安装程序文件),仅从正版应用程式商店中,下载应用程式。 “此外,在登录前,确保显示在屏幕上的网上银行安全图像或短语是正确的;以及避免点击通过短信、WhatsApp、Messenger或其他类似服务等聊天消息所发送的链接。”文告说,银行与相关领域协会一直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提高提防诈骗意识及宣传网上银行安全教程。 “此外,公众亦可参阅个别银行的网站、社交媒体专页、ABM 与其推特页面 (@abm.org.my) 、 AIBIM网站与其社交媒体 (@_aibim) 以及国行的Amaran Scam面簿专页 ,了解最新的诈骗策略及重要的网络卫生实践,以保护自己免受他人诈骗。” 文告说,户头持有人若发现他们的银行户头出现可疑交易,应立即:a.通知他们的银行b.请拨电至03-2610 1559/1599,联系商业罪案调查部(CCID) 诈骗应对中心C.向警方报案,以方便当局展开调查 国内3个银行协会针对打击金融欺诈措施的回应措施一: 要求金融机构将线上活动和交易验证方式,从短讯一次性密钥改为更安全的身分验证,例如通过用于某些交易的安全多重身分验证软件或硬件标志。这些交易包括转账及付款、更改个人资料(如手机号码、邮寄及电子邮件地址)及帐户设定(如提款或转账限制)。 回应: 银行协会指自2019年以来,一些银行已在很大程度上弃用短讯一次性密码,改为采用国行所推荐的安全替代身份验证方法,而其他银行正在加紧努力,以符合最新要求 措施二: ...


市场


Career

订阅我们的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