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25年4月21日 /美通社/ — 在”SMU联课活动研讨会—培养全面发展、职场就绪人才”上,新加坡管理大学(SMU)[简称:新大] 重申了其承诺,即为学生和校友提供应对瞬息万变的职场所需的技能与韧性。新加坡教育部长陈振声作为主宾出席了研讨会,并发表了开幕致辞。
作为25周年校庆里程碑的重要部分,新大宣布2025届毕业生将成为首批获得联课活动参与及学习证书(Co-Curricular Transcript, 简称CCT)的学生。这一开创性举措于2023年推出,体现了新大对培养学术优秀、适应力强、具有自我认知且能胜任现代职场需求的毕业生的承诺。此外,自2025年5月1日起,所有校友都将享受新推出的终身职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在职业生涯的任何阶段自信应对职业变化和挑战。这一举措的推出恰逢新加坡职业中期转型激增及全球经济波动加剧之际。
教育部长陈振声在开幕致辞中赞扬新大在推行CCT方面所展现的领导力,并指出学生应培养好奇心、连接力、创造力与贡献精神这四项关键素质,以适应当今快速变化的世界。
陈部长表示:”联课活动参与及学习证书的核心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运用这些优势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它旨在通过发现、理解自我并发挥所长,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新大常务副校长陈金梁教授在面向200余名教育工作者、行业合作伙伴及学生发表演讲时表示,该校以树立行业标杆为荣,并强调大学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毕业生。
他称:”新大始终坚信学习不止于课堂。作为新加坡首所将实习、社区服务和国际交流纳入毕业必修环节的高等学府,我们一贯倡导全面教育。”
“联课活动参与及学习证书的推出,正是基于这一坚实基础。它通过系统化的课外学习体验进一步提升现实生活中的技能,使他们能够更自信、更清晰地展现自身经历,以便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占据优势。” CCT是对传统学术成绩单的补充,它将学生的课外参与和成长按软技能分类,并划分为接触、整合与转化三个渐进层级,全方位记录学生的课外学习经历,并为达成毕业生学习目标者颁发数字徽章。
由于实习、社区服务和国际交流是新大学生的毕业必修项目,因此相关信息会得到完整记录。这份结构化档案为雇主提供了学术成绩之外的能力评估依据。
新大的综合联课活动管理系统(ICMS)为CCT提供支持,学生可通过该系统追踪学习经历、提交反思报告并获取导师的反馈。新大联课活动发展部门2022年9月对200余名学生的早期调研显示,81.1%的学生认为ICMS功能使其能更有针对性地参与联课活动,97.5%的学生支持在毕业时获得正式联课活动记录。
这一举措的推出恰逢全球技能优先招聘趋势的兴起。LinkedIn数据显示,73%的招聘者更注重能力胜过学历;新加坡70%的雇主更重视沟通与批判思维等软技能。新大的CCT通过向潜在雇主清楚展示这些核心技能,帮助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中脱颖而出。
研讨会对谈嘉宾之一、LinkedIn新加坡代表黄惠敏说:”如今,招聘行业正快速转向技能优先。雇主不再局限于传统学历,而是更关注求职者的适应力、领导力与克服困难的能力。新大的联课活动参与及学习证书,让毕业生能清楚展现自身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自建校以来,新大始终引领各项举措,帮助学生掌握雇主所需的技能。随着89.8%的新大毕业生在六个月内成功就业,CCT将进一步增强他们在技能驱动型经济中的竞争力。
大学建议雇主不仅将CCT作为谈话的开场白,更要通过这些记录深入了解学生的主动性、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进行人才筛选。与成绩单或清单不同,CCT指导学生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活动,更系统地培养各项技能,从而更好地实现与职业目标的匹配。
新大首创终身职业指导应对职场变革
面对新加坡职业中期转型浪潮及64%校友对职业辅导服务的需求,新大再次创新,成为新加坡首所将终身职业指导制度化的大学。自2025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起,所有[1]新大学士与研究生校友,不论毕业年份,均可终身享有系统性的职业支持,这一原本只提供给该届毕业生的专属资源,如今全面开放。
这一创举与新加坡”技能创前程”等国家战略相呼应,旨在提升职场应变能力和终身学习素养,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就业环境,同时为高等教育机构树立了培养具长期职业适应力毕业生的新标杆。
对SMU MBA毕业生Richie Sison(2021届,菲律宾)而言,职业指导在从金融行业转向供应链和运营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表示:”新大的就业咨询服务帮助我从金融业成功转型到供应链与运营领域。职业指导使我先后入职亚马逊新加坡供应链经理及优食台湾运营经理。终身职业支持将为校友应对未来职业挑战提供持续助力。”
新大常务副校长陈金梁教授说:”职场变革速度空前,大学必须确保毕业生做好准备。新大重新定义了对毕业生的支持,不仅限于职业起点,而是贯穿一生。我们是新加坡首个将终身职业支持制度化的大学,确保校友无论面对何种行业变革,都能获得帮助他们适应、成长与成功的伙伴。”
此次研讨会吸引了新加坡各地的初级学院、理工学院及其他高校的广泛关注,其中多所院校正在探索类似的联课活动学习记录体系。CCT的设计亦与雇主合作,确保学习成果与职场需求紧密关联。
作为教育创新领域的领导者,新大早在2000年便成为新加坡首所将社区服务列为全体学生毕业必修项目的大学,迄今累计社区服务时长超428万小时。
更多关于SMU教育创新举措的信息,请访问SMU网站。
[1] 不适用于交换生、新大专业进修学院SMU Academy及ExD课程的非注册学员,以及荣誉校友和关联校友。
SOURCE 新加坡管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