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金融MBA启动首届”科技金融实验班” 点燃科创实战烽火

上海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8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SAIF)金融MBA"科技金融实验班"启动日在徐汇校区举行。启动日当天正式揭晓了首届"科技金融实验班"的培养体系与课程模块。在现场"路演"环节中,多位来自上海交大的"科学企业家"带着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亮相,并与台下四十余位拥有产业+投资背景的专家评委和450余名实验班报名学子共同碰撞思维火花,探讨科技金融融合新路径。 高金金融学讲席教授、学术副院长严弘在致辞中表示,在学院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可持续金融三大学科建设的战略下,高金金融MBA项目响应时代需求,于今年正式推出了科技金融方向,旨在为企业培养具有诚信意识、长期视角和专业能力的创业合伙人,并贡献于上海交大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以金融赋能产业,并以科技项目创新来推动产业的发展,是高金金融MBA科技金融方向设立的初心和愿景。高金期待与各方携手并进,共同打造以实践为中心的创新培养模式,为科技金融人才的培养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培育构建双向奔赴的合作平台。 以实践为中心的创新培养模式 发布会上,项目组向大家介绍了"科技金融实验班"的亮点与优势。这是集合了三大"从0到1"特点的创新项目:让同学能够真正进入创业阶段实战;让投资人能够找到高价值的投资项目;让创业科学家能够找到优质未来团队合作人。 首期"科技金融实验班"秉持以实践为中心的创新培养模式,在上海交大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交大科技园、上海交大自然科学研究院、上海交大弗劳恩霍夫智能制造中心等兄弟院系、中心的倾力支持下,将聚焦8个处于早期阶段的交大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展开科创实战。这些项目涵盖了先进制造、生农医药、电子信息、材料化工等不同细分领域。在匹配项目方需求与报名同学的行业经验、职能特长和专业优势后,经过选拔的同学将组成高效协同的5-7人团队,在资深投资、商业导师的带领下,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孵化和发展中,了解真实科创企业从0到1、从1到N的发展历程。同学们也将在深度参与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科技金融生态圈。 此外,"科技金融实验班"已在筹备阶段为所有报名该项目的学生推出了"AI先导课",帮助学生迅速而全面地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知识与核心概念,加深对AI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落地的理解,以便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工作实践中。 在项目和团队正式匹配完成后,"科技金融实验班"将在9月至12月期间安排一系列精选课程,包括行业分析、资本战略、商业战略、风险管理等,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科技创新从概念到商业化的全过程,构建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全面理解,为在复杂多变商业环境中的科技企业决策提供支撑。同时,同学们将在具有丰富经验的投资/商业导师、资深校友的指导下完成《企业高质量发展计划书》,为科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赋能。 让人才与科创项目双向奔赴 科技创业团队在商业化和资本化的不同阶段中有各自的需求和痛点、面临独特的挑战和机遇。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合适的"创业伙伴"。在启动日现场的"路演"环节中,来自上海交大的8个科创项目悉数亮相。多位"科学企业家"们解读了各自项目的商业计划和核心技术,并从应用场景、市场运营、项目融资、团队完善、成果落地等角度与实验班的导师、评委及有志于参与项目的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和探索。专家、导师们用犀利的点评,为项目团队的未来发展,以及资源匹配出谋划策。 路演结束后,专家评委们从项目的创新性、市场潜力、人员团队,以及实验班导师/同学团队与项目的匹配度等视角,对参与展示的8个项目一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复盘分析和全面评估。 参与启动日的学生们也纷纷表达了对加入"科技金融实验班"的兴趣和期待,并表示希望结合自身经验和特长,推动项目的成功。他们认为,"科技金融实验班"为他们提供了更早介入企业成长历程的良好机会。这些来自交大系的科创项目不仅技术领先,而且具有很高的市场潜力,在商业化上探索上一旦成功将拥有广阔前景。 高金金融MBA项目在2024年7月宣布正式推出"科技金融"方向,目标是更好地培养在中国科创生态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行业领军人才。新方向专门为科创领域企业家/创业者、创投行业从业者、创业指导专家/孵化器、政府(产业基金引导基金等)专业人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推动者等来自科创不同领域关键节点的人才量身打造。而此次推出首届"科创金融实验班",正是为了邀请在校生、校友及2025级申请人提前一步体验科技金融方向课程的独特魅力。 SOURCE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Read more

FMW2024年度闪存风云榜公布 忆联PCle Gen5 SSD荣获”闪存产品创新奖”

深圳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2024年8月28日,以"芯存储 AI未来"为主题的FMW 2024全球闪存峰会在南京成功举办,并于会上公布了"FMW2024年度闪存风云榜"。忆联旗下PCIe Gen5企业级SSD UH812a/UH832a凭借在读写性能、时延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斩获"2024年度闪存产品创新奖",彰显了其在高性能存储领域的卓越地位。 创新引领,实至名归 FMW全球闪存峰会由百易传媒(DOIT)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专委会、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JEDEC固态技术协会、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支持协办,旨在表彰闪存行业中的卓越创新与应用,不仅聚焦闪存领域的前沿技术,更是优秀存储企业的竞技场。自2022年起,忆联已连续三年在FMW全球闪存峰会中获奖,不仅证明了忆联对推动闪存产业发展做出的持续努力和贡献,也证实了忆联在闪存领域所处的领先地位。 性能翻倍,为AI创新提速 此次获奖的忆联UH812a/UH832a,是忆联新一代PCIe Gen5企业级SSD存储方案,可助力企业数据中心在面向AI场景时保障大规模数据吞吐无阻,减少AI处理延迟,加速算法迭代周期。在企业数智化升级中,忆联UH812a/UH832a更直击用户痛点,做到全场景兼容,全生命周期稳态。 在高性能方面:目前,众多企业级用户在AI场景下,不仅对存储容量需求不断提升,而且在AI大模型训练中需要更高的读写性能与先进的存储技术。忆联UH812a/UH832a与上一代产品相比,传输速度实现翻倍,能更好地为AI训练和推理提供强劲性能保障。 在低延迟设计方面:忆联UH812a/UH832a在主控芯片和NAND介质上进行了技术创新,整盘时延较上一代产品下降约30%,使得在数据密集型应用中表现出色,特别在AI训练场景中,忆联UH812a/UH832a发挥低延迟的特性,不仅能缩短训练和推理时间,也能提高AI系统的整体效率。 在可靠性方面:忆联UH812a/UH832a系列采用LDPC和DSP算法,确保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性能浮动控制在5%以内,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超过250万小时,通过延长硬件更新周期,提高在AI场景中的使用寿命。 在稳定性方面:忆联UH812a/UH832a广泛支持各类业界生态系统,涵盖了全CPU生态和存储链的生态测试,可适配通用服务器、云场景定制服务器及外部存储系统等典型场景,并实现全生命周期稳态。凭借卓越的稳定性能,忆联UH812a/UH832a不仅能提升产品的市场适应性,还能迅速响应AI领域的多样化应用需求。 忆联作为领先的全领域、全场景固态存储提供商,正以高可靠、高性能、高兼容性的产品,持续为行业提供强有力的存储支撑,推动AI应用的广泛落地。忆联UH812a/UH832a此次斩获大奖,既是对其卓越性能和价值的认可,也是对忆联在推进AI技术发展中的积极表现的肯定。未来忆联将依托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AI驱动的新时代中展现出更多的创新与突破。   SOURCE Union Memory忆联

Read more

引领智能边缘未来,2024高通&移远边缘智能技术进化日圆满落幕

上海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随着智能设备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5G与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边缘计算技术作为处理海量数据、实现实时响应的关键力量,其发展及应用成为了业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8月27日,由移远通信和高通公司联合举办的"2024高通&移远边缘智能技术进化日"在深圳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以"让智能计算无处不在"为主题,聚焦边缘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广泛应用,汇聚了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精英、行业专家等,共同交流产业发展成果,共谋边缘智能技术未来。 智汇前沿,共绘边缘智能蓝图 会上,来自高通公司、移远通信、天翼物联的相关领导分别就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及趋势分享了深刻的行业见解与前瞻性分析,来自南京蔚蓝智能科技以及深圳卡多希科技的领导则对边缘计算技术在智能家庭、智能直播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高通公司高级副总裁朱晓冬指出,边缘计算技术从初始至成熟,必定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在智能边缘领域,高通有先进的技术,移远有丰富的开发经验,双方在合作中互相成就。移远通信作为高通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在边缘智能领域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功案例,不仅推动了高通的技术进步,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移远通信高级副总裁徐大勇在致辞中表示,移远与高通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的核心理念,双方凭借在技术研发及应用领域的卓越优势,在5G、边缘计算、智能驾驶等多个行业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共同打造了诸多行业标杆之作。边缘计算作为新兴技术,象征着新生产力的崛起,移远正致力于将前沿的边缘计算技术与先进的连接能力相结合,加速推动其实际应用与规模化发展,目前公司边缘计算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在工业智能、机器人、智能座舱等多个领域大放异彩。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研究中心总经理徐敏捷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电信和天翼物联始终与移远通信等伙伴保持紧密合作,共同构建 "5G+边缘计算+IoT"创新生态。未来,天翼物联将继续携手移远通信等合作伙伴,助力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后,移远通信及高通相关技术人员分别围绕各自在智能边缘领域的布局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深化合作,边缘智能成果频出 近年来,移远与高通持续深化合作,不仅推出了一系列具备高、中、入门级算力的智能模组产品,还在工业智能、机器人、大模型等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在推动智能边缘技术的落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工业智能领域,边缘计算技术对推动工业质检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活动现场,移远通信工业智能品牌宝维塔™正式发布。同时,宝维塔™融合边缘计算、智能算法、机器视觉等技术,打造的"边缘技术盒子+工业智能相机+「匠心」及「匠准」平台"的AI视觉解决方案同步推出,该方案能够帮助客户设备准确、快速、简单地实现图像采集筛选、数据标注处理、模型训练、测试、部署和硬件设备管理等一站式全流程功能,为工业检测的智能升级带来了更多可能。 在机器人领域,移远通信深入布局具身智能技术,融合"感知+算力+通信" 的异构协同能力,并推出两款具备高算力的全功能ARM开发板QSM560DR、QSM668SR系列,不仅支持全链路语音交互解决方案,还具备视觉感知及定位能力,为智能机器人等相关边缘智能应用的开发提供动力。其中基于高通QCM6490/QCS6490平台开发的QSM560DR系列不仅具备卓越的性能,还支持Ubuntu+Android双系统方案,大大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为开发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边缘计算技术的深入应用,具有强大学习、理解和多模态处理能力的大模型迅速崛起,移远通信在大模型领域不断探索,并推出了大模型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高通QCS8550平台,内置移远通高算力智能模组SG885G-WF,并融合前沿的LLM、RAG与Agent等业界主流技术,为客户提供从感知、规划、决策、执行的全方位工程化服务,助力大模型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更完善的服务体验实践,进一步推动智能边缘产业升级。 边缘计算技术,引领多场景智能升级 边缘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加速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移远通信携手广大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该技术在工业及消费类领域高效落地。 会上,南京蔚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刘维超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全新生活方式,并介绍了其在消费市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布局;深圳卡多希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张武分析了边缘计算技术在推动直播产业智能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其作为互联网直播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引领智能直播一体机创新发展中所作的贡献。 除了精彩的演讲,在会议现场的展示区,移远还带来了多款具备高算力的智能模组、全功能ARM主板,以及搭载移远产品的智能终端,包括边缘计算盒子、服务机器人、割草机器人、机器狗、直播机、共享电动滑板车、智能交互一体机、挂式团餐机、智能POS机、极速读码设备、大模型展示Demo、智能座舱展示手提箱等,极大展示了移远产品的广泛适用场景。 展望未来,移远通信将持续与高通等产业链伙伴携手并进,不断强化自身在边缘智能领域的产品力及创新力,为客户带来更加先进、可靠、易用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引领千行百业迈向更加高效、智能的未来。 关于移远通信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236)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完备的IoT产品和服务,涵盖蜂窝模组(5G/4G/3G/2G/LPWA)、车载前装模组、智能模组(5G/4G/边缘计算)、短距离通信模组(Wi-Fi&BT)、GNSS定位模组、卫星通信模组、天线等硬件产品,以及软件平台服务、认证与测试服务、QuecRTK、工业智能、智慧农业等服务与解决方案。公司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能源、金融支付、智慧城市、无线网关、智慧农业&环境监控、智慧工业、智慧生活&医疗健康、智能安全等领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移远官网https://www.quectel.com.cn/,关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移远通信"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SOURCE 移远通信

Read more

成都先导:上半年主营业务稳中有进,创新能力增强长期发展韧性

成都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8月28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先导"或"公司",股票代码:688222.SH)公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成都先导不断优化国际国内市场策略,通过跨市场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更为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更加高效的业务运作,并深化与全球多个伙伴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更加注重研发成果的实际应用,不断探索新的研发项目的商业机会并推进落地转化。报告期内,公司整体业绩稳定,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25.10%;归母净利润1,019.77万元,同比增长75.19%;扣非归母净利润205.95万元,同比增长876.80%;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301.90万元,同比增长162.28%;主营业务整体毛利率为46.59%,同比增加3.78个百分点。 成都先导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进博士表示:"2024年以来,外部环境仍然存在诸多不断变化的挑战,公司充分发挥各个核心技术平台与关键新药研发能力的协同效应,实现了商业价值的提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同时,公司深化外部合作,迭代内部创新能力,持续累积成长势能,为增长潜力和发展韧性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而驱动公司的长期高质量发展。虽然未来仍然持续存在不确定性,但我们坚信,只要始终朝着改善人类生命健康这一目标进发,前路的弯道险滩都将会成为我们能力的试金石和机遇,助力我们实现目标,创造更多价值。公司也将在董事会指导下,有效使用有利于企业稳健发展的策略与资源,实现企业发展与投资人回报的目标。" 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核心技术平台和关键新药研发能力的协同效应持续放大,实现营利双增。具体来看,DEL板块作为公司的基石业务,保持稳中有进,实现收入7,275.74万元,同比增长1.91%;上半年,面对不同客户的市场需求,公司的DEL相关的定制库和筛选业务更加灵活和多元化。FBDD/SBDD板块,英国子公司Vernalis (R&D) Limited获得前期项目的里程碑收入,带动整个板块实现收入6,264.15万元,同比增长52.05%,证明其技术及专业经验的有效性及商业价值。STO板块增长态势持续,实现收入2,881.10万元,同比增长59.31%,其中递送分子相关的小核酸一站式项目商业转化以及核酸CDMO项目交付贡献明显。TPD板块则通过基于PROTAC的项目合作和研发以及新增的基于分子胶(Molecular Glue)技术的商业项目转化等业务实现收入824.94万元,同比增长101.40%。其他关键新药研发能力继续创造商业价值,其中,随着公司自主设计搭建的自动化高通量化学合成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基于小分子化学合成、平行合成等的化学服务(ChemSer)实现收入964.05万元,同比增长63.12%。 2024年上半年,成都先导在四个核心技术平台及新药管线上持续投入,进一步增强自身研发创新能力,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果。报告期内,随着技术平台商业化项目增多,公司将业务重心适度转向了商业项目,同时稳步审慎地推进自主研发新药管线,因此整体研发投入为3,073.4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5.78%,同比减少9.4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成都先导一直致力于核心DEL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升级。2024年上半年,公司制定了万亿DEL库迭代计划,并完成了部分DEL分子的迭代。同时,公司不断拓展DEL库多样性,扩展共价化合物库、蛋白降解化合物库、分子片段化合物库、大环化合物库、多肽化合物库、环肽化合物库等新型分子类型的DEL库,为追踪创新药前沿研究的制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独特的新分子实体。报告期内,项目平均筛选成功率(获得功能性的分子)超过85%,完成10个项目的化合物IP转让。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已累计完成了96个项目(超过900个化合物实体分子)的化合物IP转让。 与此同时,STO平台能力建设迅速推进,目前已开发了多种自主知识产权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如肝内靶向的GalNAc、基于C16的肝外递送分子等,其中,基于C16和其他未公开靶点的递送分子已实现商业化收入。此外,控股子公司先东制药已完整交付符合GMP条件的首个小核酸CDMO商业项目,业务前景向好。TPD平台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全新的基于PROTAC的项目合作和研发,并新增了基于分子胶(Molecular Glue)技术的筛选项目。 另外,公司持续推进DEL+AI/ML(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在新药发现与优化方面的项目研发及能力建设,自主设计并搭建的自动化高通量化学合成平台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投产;同时,结合AI/ML数据驱动的合成路线规划完成了AI/ML算法、建模,并完成首轮"设计-合成-测试-分析"(DMTA)循环迭代。 新药管线方面,公司早前进行聚焦调整后,截至报告期末,共有3个项目处于I期临床阶段,2个项目处于IND申报准备阶段,2个处于临床前候选化合物(PCC)确认阶段。其中,HG146(晚期实体瘤或淋巴瘤适应症)已完成I期临床并确定RP2D(临床II期推荐剂量)及差异化适应症,目前II期临床正在筹备中。随着药物发现与优化平台的完善,未来公司将产生更多新药项目并推进至临床阶段,同时加速部分新药管线的对外转让。 *专有名词注释: DEL:DNA编码化合物库平台(DEL库的设计、合成、筛选、化合物知识产权转让及拓展应用等相关服务)FBDD/SBDD: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维结构信息的药物设计平台(蛋白表达、结晶以及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维结构信息的药物设计相关服务)STO:寡聚核酸新药研发平台(递送分子合成、寡核苷酸/特殊单体的设计、修饰和合成,核酸药物相关的体内外评价、CMC,以及siRNA一站式定制服务等)TPD:靶向蛋白降解平台(新颖E3配体发现、分子胶筛选、PROTAC分子合成与生物评价等相关服务)ChemSer:化学服务(小分子化学合成、平行合成等相关服务) 前瞻性陈述:本报告所涉及的未来规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因存在不确定性的因素,不构成本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关于成都先导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688222.SH,股票名称:成都先导)致力于打造全球一流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总部位于中国成都,在英国剑桥、美国休斯顿设有子公司。公司聚焦小分子及核酸新药的发现与优化,着力打造了国际领先的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包括DEL库的设计、合成和筛选及拓展应用)平台,并拓展了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维结构信息的药物设计技术(FBDD/SBDD)、寡聚核酸新药研发相关技术(STO)和靶向蛋白降解相关技术(TPD)的核心技术平台。通过新药研发服务、不同阶段在研项目转让以及远期的药物上市等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成都先导与全球数百家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化学公司、基金会以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目前,公司有多个内部新药项目处于临床及临床前不同阶段。 获取更多信息,请致电+86-28-85197385,+1-508-840-9646或访问 www.hitgen.com。  媒体查询:[email protected]  投资者咨询:[email protected]  商务开发:[email protected]    SOURCE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Read more

2017.8.28-2024.8.28 软通动力与华为云共庆”同舟共济”七周年

北京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第三届828 B2B企业节盛大开幕,华为云与软通动力及伙伴们一同开启了"黔"往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新旅程。8月28日是一个节日,是一场行业盛事,也是中国企业数字化发展共成长的象征;对软通动力而言,8月28日还有更多的内涵,这一天是软通动力与华为云袍泽之谊、风雨同舟的纪念日。 2017年8月28日,软通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天文带领核心团队与华为云正式签署"同舟共济"合作协议,开启了软通动力全面拥抱华为云、双方深度协同的战略合作。今年的8月28日,正是软通动力与华为云"同舟共济"合作七周年的纪念日。 七年携行,软通动力与华为云同舟同心、共济共赢,深耕数字化、加速智能化。在纪念庆典现场,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中国云销售伙伴发展部部长张达对同舟共济七年合作中,软通动力所做出的成绩表示肯定,表示华为云非常珍惜和看重双方的深度协同,希望与软通动力共拓市场、服务客户,真正带动起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软通动力董事黄颖也讲到,华为是软通动力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软通动力全面拥抱华为云、持续深耕华为云,坚定"销服一体、咨集并举"两大战略双轮驱动,始终致力于做华为云最有质量、最有能力的伙伴。 01 深入GoCloud + GrowCloud生态体系,共建能力、共拓市场软通动力以"销服一体、咨集并举"两大云智能战略,持续从咨询与集成技术解决方案、IT研发、云智能全国市场营销布局、云销售能力体系及业务布局、专业服务能力等五个方面构建一体化能力体系。 在云服务领域,软通动力通过多项华为云核心能力认证,构建起包括云咨询、云专业服务、云原生产品与解决方案等在内的全栈云能力,成为华为云首个CTSP伙伴,多次获得华为云优秀云服务伙伴、优秀数字化转型咨询与系统集成伙伴等荣誉;在销售领域,软通动力在全国多个重点区域城市部署"销售+解决方案+交付"专业团队,辐射开拓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多个区域,业绩增速连年保持在前列。 02 深耕AI技术场景化应用,共拓行业、共赢价值 双方以盘古大模型等创新技术为底座,协同构建起智能的通用和行业解决方案。软通动力"软硬一体、AI为擎"的新发展路径,以及所具备的AI全栈能力和智算资源,将会是企业深度用云、智能用云最强大的助力。 软通动力联合华为云及伙伴一起,将全栈数智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落地在金融、能源、制造、零售等多个行业之中,树立起多个行业标杆和典范。比如山西晋云"AI+煤矿"项目、广东袋鼠妈妈"AI+母婴"项目、天眼查"AI+数据治理"项目、山东钢铁集团"AI+钢铁"项目等等…… 03 深度协同,扬帆击楫,凌云出海 面向海外市场,软通动力积极推进建设与当地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桥梁,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华为云共同推动海外市场的繁荣发展。双方签订了中东中亚合作启动备忘录、亚太区联合商业计划,并加入了"中东中亚中资联盟"及"数智融合生态联盟"。软通动力紧跟华为云一同,大步走出去,聚焦中东中亚、东南亚等重点区域,共同为全球数字经济增添数智色彩。 志合可越山海,同心定成大业。软通动力与华为云一路携行的深情厚谊,不仅支撑着彼此的成长与蜕变,更是造就了一支数智化转型的同盟军,共同助力企业实现长远的创新驱动和发展,更为数字中国贡献力量、为世界提供更多选择。 青云直上,源远流长。七载荏苒留佳话,放眼未来更可期!   SOURCE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Read more

凯悦酒店集团宣布将收购Standard International及其旗下知名酒店品牌The Standard与Bunkhouse Hotels,巩固其在生活方式酒店领域的领先地位

全新成立的专属团队将汇集一流的生活方式品牌领导力和人才,以及凯悦的全球分销网络与屡获殊荣的凯悦天地忠诚顾客计划 上海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凯悦酒店集团近日宣布,计划收购开创性生活方式公司Standard International旗下的品牌及其大部分附属公司,包括The Standard和Bunkhouse Hotels品牌。此举将巩固凯悦在业内顶尖生活方式酒店领域的领先地位。在2017年至2023年期间,凯悦通过有机增长和一系列收购,使其全球品牌组合中生活方式酒店客房数量翻了五番。此项交易预计将在满足惯例成交条件后于今年晚些时候完成。 通过此项交易,凯悦将在美国纽约建立一个全新的专属团队,负责旗下生活方式酒店品牌的发展。在Standard International执行主席Amar Lalvani的领导下,该团队将充分利用凯悦卓越的运营和忠诚顾客计划体系,同时在包括创意体验、设计、市场营销、产品规划、公共关系、餐饮娱乐等多个关键领域提供卓越指导。该全新团队将汇集Standard International的精英团队和凯悦的优秀人才。更多关于该团队的详细信息将在交易完成后公布。 此次收购计划将继续推动凯悦向以品牌和体验为导向的企业转型。收购的酒店组合将完全采用轻资产模式,包括21家已开业酒店的管理、特许经营和许可合同,总计约2000间客房,其中包括伦敦的The Standard酒店、纽约High Line的The Standard酒店、曼谷Mahanakhon的The Standard酒店,以及德州奥斯汀的Hotel Saint Cecilia和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的Hotel San Cristóbal等精品酒店。交易完成后,凯悦计划将这些酒店纳入凯悦天地忠诚顾客计划,为该计划的4800万忠诚会员带来一系列备受青睐的生活方式酒店。 交易完成后将为Sansiri有限公司的投资带来圆满收尾。该公司于2017年收购了Standard International的多数股权,并推动了其国际扩张。Sansiri将继续拥有若干由被收购品牌管理或特许经营的酒店。 凯悦酒店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赫澜(Mark Hoplamazian)表示:"Standard International团队在过去25年里创造了各具特色、屡获殊荣的品牌和酒店组合,通过颠覆传统吸引了品味挑剔的生活方式宾客的忠实追随。这些酒店真正引领了时代潮流,通过承办备受赞誉和广受热议的活动和节目(如Met Gala庆祝派对),将酒店打造成别具一格的目的地。我们很高兴迎来Standard International的酒店和团队加入凯悦大家庭,成为全新生活方式专属团队的一部分,并发挥他们的卓越才华、创造力、文化和创新精神。" 交易完成后,Lalvani将担任该专属团队的总裁兼创意总监,负责监督内部各品牌的整合,同时确保和提升每个酒店品牌的完整性、创新性、创造力及品牌发展。 Lalvani曾领导W酒店的全球发展,并于2010年与André...

Read more

错峰游海岛,慢享海滨奇旅礼遇

三亚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夏末初秋,椰林掩映。暑期热潮逐渐褪去,徜徉畅游缤纷海岛假期。潮酷出游,于海岛开启错峰奇旅,感受海岛风情,尽享此刻的舒适惬意。三亚海棠湾喜来登度假酒店及三亚海棠湾JW万豪度假酒店专享错峰礼遇季开启。 【三亚海棠湾喜来登度假酒店】错峰套餐: 豪华海景房 自助早餐|面馆餐厅2大2小家庭套餐1次 店内设施畅玩|在店旅拍|三亚国际免税城折扣礼遇|穿梭巴士 *套餐有效期至2024.09.30 【三亚海棠湾JW万豪度假酒店】错峰套餐: 豪华泳池房  自助早餐|首晚欢迎水果|丰富迷你吧软饮及小食 三亚国际免税城折扣礼遇|在店旅拍|儿童玩乐|穿梭巴士 *套餐有效期至2024.09.26   ### 【三亚海棠湾喜来登度假酒店】*预订或了解更多详情请致电 0898-3885 1111 【三亚海棠湾JW万豪度假酒店】*预订或了解更多详情请致电 0898-3888 6999  SOURCE 三亚海棠湾JW万豪度假酒店; 三亚海棠湾喜来登度假酒店

Read more

宝马“运动王牌”齐聚首

新BMW 3系家族焕新,新BMW 4系四门轿跑车上市,全新BMW 530i、BMW X5黑焰限量版成都车展震撼亮相 成都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8月26日,宝马"运动王牌"为2024成都国际车展拉开序幕——新BMW 3系家族全面焕新,新BMW 4系四门轿跑车上市,全新BMW 530i、BMW X5黑焰限量版成都车展迎来震撼亮相。创新不止,驾趣依旧,宝马多款"运动王牌"以创新之势再次突破自我,同时新增数项高价值配置,充分满足中国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新BMW 3系家族焕新:豪华运动轿车操控标杆,针对中国升级专属配置 自1975年诞生以来,BMW 3系历经七次迭代,每一次都带来让人心动的驾驶体验,更是赢得了全球超2,000万车主的信赖。如今,新BMW 3系在创新中不断自我超越,针对中国客户需求对豪华配置进行专属升级,全方位满足用车需求,树立豪华运动中型轿车细分市场新标杆。 从外观到内饰,新BMW 3系在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精湛的设计功力。全新环形光耀格栅,让车辆的前脸瞬间抓住目光。新增的极速蓝和布鲁克林灰金属车漆,在光影的变化下展现出动感与优雅的双重气质。全新的迎宾光毯为每次上车增添一份仪式感。内饰方面,平底式M运动型多功能真皮方向盘、Sensatec合成皮仪表板以及璀璨水晶质感组件,带来豪华且独具魅力的驾乘氛围。   无论油电,都很3系。BMW 3系家族车型无论在何种动力系统下都始终保持经典的纯粹驾趣。新BMW 3系以黄金动力组合与诸多创新技术精妙配合,带来卓越的操控和性能表现。50:50的前后轴完美配重确保了车辆在各种路况下都能保持卓越的平衡性和稳定性;HRS液压回弹减震技术让每一次颠簸都变得不再生硬,同时双球节弹簧减震支柱前桥与五连杆独立后悬挂系统相结合,带来更精准的转向和舒适的驾乘体验。 本质驾趣,始终如一。传承BMW的创新精神与运动精髓,新纯电动BMW i3保持了原汁原味的BMW 3系的"驾驶者之车"风格。第五代BMW eDrive电驱动技术所搭载的励磁同步电机令车辆在全速度区间都表现出优越的加速性能;同级唯一全系标配后轴空气悬架让驾乘者在驾驶中感受到稳定与舒适的完美平衡,而DSC动态稳定系统则确保每一次转弯都能精准掌控。 新BMW 4系四门轿跑车中国上市:动感与优雅,尽在掌握 作为BMW...

Read more

共建生态,共促发展丨首届中国(天津)医疗器械创新生态大会启幕

天津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天津,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2024年8月23 - 25日迎来一场医疗器械领域的盛会——首届中国(天津)医疗器械创新生态大会暨第七届(2024)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为期3天的活动中5场大赛、6场论坛及培训同期举行,汇集了150个创新项目展开现场路演。国内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团队、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同见证了天津医疗器械产业生态发展的创新力量。 8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二级巡视员谢立安,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党组书记、主任戴东强,市市场监管委党组成员、市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桂林,市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楠,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培志,市医疗保障局医药采购中心主任高雪,东丽区委书记贾堤,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春,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院长顾汉卿,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主任、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姜峰,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秘书长徐珊等相关领导出席本次大会开幕式。 01、共建生态、共促发展,以创新引领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化发展 开幕式现场,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党组书记、主任戴东强以《共建生态,共促发展》为主题展开了主旨演讲,他表示,天津感悟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和企业成长需求,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产业发展由"项目为王"向"生态为王"转型。 天津将通过建设公共、开放、共享的"五大创新平台"构建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促进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他强调"生态=平台+企业+人才",通过建设一体化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为实验室成果、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龙头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促进成果转化、企业成长、产业集聚。 东丽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春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在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东丽区着眼于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在医疗器械、医药制造、医疗服务、医药流通领域深耕。特别是在天津市药监局的指导下,依托天津市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设立了信创海河创业投资基金。当前东丽区已形成了以高端医疗器械装备、有源医疗器械、高值医疗耗材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主任、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姜峰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是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自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活动,在国务院令783号颁布执行后以赛促招,建设创新生态对园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天津市政府、东丽区的支持下,未来各方将致力于把高研院打造成为全国首个省(市)级"政策+服务"完备、具备全链条转化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公共平台。 东丽区副区长连欣做东丽区宣传推介,展现了东丽区在人才策略,产业配套、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优势。 天津市医保局采购中心主任高雪在演讲中详细阐述天津在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探索,包括网上阳光采购、谈判参考价挂网采购、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等,初步实现了天津市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由"高价位、高离散度"向"中低价位、低离散度"的良性转变。他总结了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突破,如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骨科脊柱类、人工晶体和运动医学类耗材的带量采购成果。 医疗器械审评查验中心质量管理部部长崔涛在演讲中谈到,天津市药监局在改善营商环境、扶持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等方面提出"6+6"举措,即六个环节提前介入和六个特殊审批政策。 崔部长还提到,天津市药监局始终秉承"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天津器械产业的发展指数,用我们的加班时间换天津器械产品的上市时间"的服务理念,为天津医疗器械企业及参赛项目提供注册技术支持、全流程提前介入服务、对口帮扶专员、全生态流程资源对接等,确保项目无忧落地。 随后,工信部消费品司二级巡视员谢立安和东丽区副区长李全利为检验检测共同体、临床试验共同体、法规事务共同体、工程化平台共同体、投融资机构共同体颁发证书。 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桂林和高研院院长顾汉卿共同为经开区、河东区、西青区服务站授牌。 02、多方合力,共建五大创新平台 今年4月,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市药监局、东丽区人民政府、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五方共同签署《共建天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转化产业化公共平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构建了研发创新、小试中试、通用制造、市场营销、投融五大创新平台,形成从研发、孵化、转化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及市场营销的完整生态,推动"政、产、学、研、医、金、服"融合发展,形成医疗器械创新生态化平台。 通过打造生态化平台,为更多医疗器械创新项目找准企业需求点,深挖企业发展痛点,并提供一系列配套定制化解决方案。五大平台引入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长期在津举办,以赛促招,聚焦全国创新创业的优质项目。创新生态平台还整合全国医疗器械优势资源,为项目提供全流程成果转化服务保障,充分发挥天津市在医疗器械产业的资源禀赋,为项目落地提供园区载体、配套服务、投融资支持等,助力产业集聚。 03、产融结合,助力天津打造招商新模式 8月1日起,国务院颁发的国令783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新政策要求摒弃传统的政府招商税收优惠和财政奖励"奖补"模式,大力倡导向更加市场化、专业化的资本招商和基金招商模式转变,以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天津市政府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率先转变传统招商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作用设立早期投资和小额基金,助力企业在初创阶段快速成长。本次大会成功吸引到了2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与,涉及2亿-5亿元的会议专项天使基金,致力于为优秀项目提供早期资本支持,助力其快速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会特别设立了以天津市药监局、天津市医疗器械审评查验中心、天津市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核心的现场咨询辅导平台,涵盖企业落户、检验检测、临床试验、注册审评、代工生产、投资金融等多个服务领域,为参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让参赛项目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充分体验到监管部门的专业和信誉,助推企业决策落户天津。 天津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立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功能定位,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深入聚焦开展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引领发展战略,整合职能资源、形成政策合力,打通"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路径,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不断优化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生态链。 通过此次大会,天津市政府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企业和项目在本土扎根。天津,正以其开放的姿态、创新的精神、务实的行动,迎接医疗器械产业的快速发展时代,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天津力量,为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树立新的标杆。 SOURCE 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Read more

TÜV莱茵为宁波薇琳颁发SQS-Healthcare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宁波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日前,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为宁波薇琳医疗美容医院(简称"宁波薇琳")颁发了SQS-Healthcare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薇琳集团医疗总院长赵铮民、宁波薇琳医疗院长宋亚波,TÜV莱茵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陶思腾博士(Dr.Thorsten Keiter)、客制化服务副总经理吴克俭等出席了颁证仪式。 过去一年,TÜV莱茵专家团队对宁波薇琳的医疗设施、技术、人员等方面进行了严格审核,结果显示其管理水平符合SQS-Healthcare认证标准的相关要求。TÜV莱茵针对国内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推出的SQS-Healthcare认证,在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采取"神秘访客"和"客观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医院整体的运营管理水平进行评估,旨在帮助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陶思腾博士在致辞中表示:"祝贺宁波薇琳顺利通过SQS-Healthcare认证,这不仅表明宁波薇琳已接轨国际标准,也彰显其对医疗服务品质的不懈追求。我们期待双方不断加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医美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树立标杆示范。" 在同期举行的"医美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吴克俭与赵铮民、宋亚波以及宁波市鄞州区民营医疗机构行业协会理事长张柏林,就"医疗机构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进行了深入探讨。 宋亚波表示:"宁波薇琳致力于强化自身建设,打造更加符合国际化要求的医美机构。我们通过导入SQS-Healthcare认证标准要求,进一步提升组织管理、临床医疗、患者服务等方面。我们将以此次获证为新起点,加强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岗位意识、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和更安全可靠的医美环境。" TÜV莱茵在中国医疗美容领域拥有近15年的丰富经验,其专业的审核员团队具备医学和管理体系双背景。未来,TÜV莱茵将继续以规范化临床医疗管理为准绳、以评审促进体系建设的科学管理办法,为更多医疗美容机构提供专业优质服务,共同推动医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SOURCE 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

Read more
Page 486 of 499 1 485 486 487 499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