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4月3日 /美通社/ — 3月31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与上海奥塞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奥塞尔”)就”中国报废汽车高值塑料循环利用项目”签署合作备忘录。该项目是”中印报废汽车/电子电器高值塑料循环利用项目”的一部分,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发起,奥塞尔、科思创(上海)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科思创”)、TÜV莱茵、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林美”)、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简称”蔚来汽车”)和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大众汽车”)共同参与,旨在通过跨领域合作,探索并实施创新的循环经济解决方案,提高报废汽车中高价值塑料的回收利用率,推动再生材料在汽车产业链的高效应用。
GIZ东亚区循环经济团队项目主任侯靖岳女士,奥塞尔创始人及总裁夏文君博士,科思创工程塑料部汽车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副总裁毛东照、工程塑料部汽车业务市场经理陈惠卿,TÜV莱茵客制化服务全球副总裁Kai Hoehmann、大中华区客制化服务副总裁方为民、企业可持续服务总经理陈庆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报废汽车数量逐年攀升,其中高价值塑料的回收利用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仅关乎资源的高效利用,更是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为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合作备忘录,中国报废汽车高值塑料循环利用项目内容将涵盖从报废汽车拆解到高价值塑料回收再利用的全产业链环节。格林美负责对报废汽车前大灯进行初步拆解,再由奥塞尔对报废车灯进行精细化拆解,对车灯前面罩上的聚碳酸酯(PC)材料进行清洗、加工和造粒,然后将高纯度、高品质PC颗粒交由科思创进行性能增强,并提供可行的、含一定比例再生料的材料方案。TÜV莱茵则负责对报废车灯来源、精细化拆解、高值化造粒和材料改性及其后续应用进行全流程核查,在项目范围内开展生命周期评估(LCA)。此外,蔚来汽车和大众汽车将对科思创提供的回收车灯改性材料进行评估和质量检查,并针对该材料后续可能的应用提供反馈和建议。
侯靖岳女士在致辞中表示:”中印报废汽车/电子电器高值塑料循环利用项目框架下,中国聚焦于报废汽车的循环。项目以车灯中的聚碳酸酯为起点,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德企业,共同探索塑料从车到车循环的技术可行性。与此同时,项目也特别关注材料来源的追溯、质量控制,以及该创新模式带来的环境、社会以及经济影响,并希望通过加强与政策制定者、行业相关方的交流,分享项目成果,促进行业的循环转型。”
夏文君博士谈到:”自2008年以来,奥塞尔一直专注报废汽车车灯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再利用。针对此次项目,奥塞尔依托多年的技术沉淀,采用自主研发的技术系统和生产装备,有效解决了报废车灯面罩中最难的橡胶分离和表面麻点等多项技术难题,确保高品质PC再生颗粒的产生,助力报废车灯闭环高值化应用。”
毛东照说道:”本次项目集结了汽车价值链上下游伙伴,整合跨领域资源优势,我们很高兴参与其中。科思创将发挥自身在工程塑料和循环解决方案领域的专业能力,携手各方伙伴共同推动汽车行业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Kai Hoehmann表示:”‘中印报废汽车/电子电器高值塑料循环利用项目’是循环经济领域价值链深度合作的典范。通过此次合作,各方将共同探索出一套具有国际示范意义的高价值塑料回收利用模式。TÜV莱茵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汽车及再生材料领域的丰富经验,携手各方伙伴全力推进项目实施,为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和全球资源的高效利用贡献智慧与力量。”
SOURCE 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