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4月24日 /美通社/ — 4月20日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成立16周年之际,”高金大师讲堂”首场活动在高金大虹桥中心拉开序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陈竺以《全球科技合作下的医学创新与技术转移路径》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兴浩,高金执行院长、会计学讲席教授程仕军,高金党委书记张新安,高金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牧之出席活动。
蒋兴浩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129年的历史”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始终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民族振兴紧密相连。作为学校最具国际化特色的学院之一,高金近年来在自身金融学科优势的基础上,依托交大深厚的科研底蕴,与校内多家兄弟单位共同建设上海交大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圈”,持续加强金融与实体领域、科技创新的双向赋能,加快培养在我国科创生态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行业领军人才。
他希望”高金大师讲堂”传承和发扬”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交大精神,希望各位同学和校友通过思想交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宽广的视野,持续适应新变化、汲取新知识,不断追求卓越和突破自我。
程仕军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高金成立16年来始终秉持”汇聚国际一流师资、培养高端金融人才、构筑开放研究平台、形成顶级政策智库”的发展使命,兴学育才,成绩斐然,已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以金融为特色的商学院。
未来高金将继续顺应国家需求,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可持续金融三大发展方向不断守正出新。
“高金大师讲堂”作为高金2025年的重点高端学术品牌活动,正是对学院三大发展方向的有力践行。该活动将秉持开放合作理念,通过搭建跨领域、多维度的思想交流平台,为推动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陈竺院士在演讲中阐述了世界生命科学及医学发展呈现的三大趋势:一是”还原论”与”系统论”相结合,好奇心与定向研究的有机结合;二是学科大交叉,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融合推动医学进步与新药发现;三是国际合作成为促进基础医学、公共卫生、疾病诊疗进步的历史潮流。
他指出,国际合作极大推动了医学科技进步,成为应对人类健康挑战的强大驱动力,尤其需要认识到国际合作对我国医学进步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促进学术交流、整合全球资源、培养医学人才、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等几大方面。
陈竺院士强调,技术转移、扩散与使用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绩效提升的核心要素。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包括:专利转化,研发服务,国内企业间技术转移,对外授权与对内授权,全球研发创新与产业化,知识创新、人才引进和自行研发,参与国际合作开发等几个方面。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呈稳定上升趋势,卫生总费用及其在GDP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呈现出产业发展与卫生健康进步同频共振的态势。
展望未来,陈竺院士认为,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应坚持公益性目标与市场化机制的有机结合,不断强化”政产学研金用”协同体制,鼓励耐心资本投入,坚持社会伦理,保护知识产权,依法依规,互利共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金后D项目校友程林也在活动现场带来题为《细胞简史与前沿进展》的医学专题讲座,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人类在细胞科学领域的探索历程,以及引领现代医学革命的前沿技术。
讲座结束后,陈竺院士、程林校友还围绕医学科技的临床转化、”政产学研金用”协同体制等话题与现场观众展开互动交流。近200位高金师生校友、上海交大教研人员、高金合作园区科技投资人学员等响应踊跃、思维激荡,展现了高金以金融耦合资本和技术,赋能科技创新的长期合作成果。
SOURCE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