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8月28-30日,AIoT行业的顶级盛会,IOTE 2024第二十二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 + AGIC 2024 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展会分别以"AIoT+X释放数字经济潜力"和"魅力AI•无限未来 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数字人"为主题,探索前沿技术能够给传统行业或日常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展会面积达60000平方米,600+展商、30+高质量专业会议、13位院士、500+行业大咖与专家将在3天展会期间与观众们共探新时代背景之下的商机趋势。 展品玲琅满目,全产业链展商彰显风采 人工智能是目前科技产业当之无愧的热点,这代表着技术实现进步,也预示着未来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次展会特别设置了人工智能专题展区,展商覆盖全产业链,一系列AI芯片、模组、平台系统、硬件终端等新品得到首次亮相,工业、无人系统、城服、大健康、医疗、能源、AR/VR等人工智能应用以互动体验的方式对外呈现,引发了在场企业或观众的热烈讨论与意向合作。 物联网全产业链从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到应用层的产品及方案也得到完整呈现,产品覆盖RFID、传感器、视觉安防、电子纸、高精度定位、物联网通信、云平台、物联网安全、大数据、物联网操作系统等领域,方案覆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零售、智慧消防、智慧能源等行业。 30多场专题会议,披露IoT+AI行业前沿动态 本届展会继续"展+会"模式,围绕IoT和人工智能行业广受关心的热点话题,共设置30多场论坛。首日举行的论坛主题涵盖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智慧城市&园区、RFID无源物联网、电子纸、智能传感&微能量取电、毫米波雷达、边缘计算等,众多院士专家、研究学者、企业CX0、关键业务线负责人等亲临现场进行分享。29-30日,还将举行人工智能细分行业应用、LoRa、数据治理标准、UWB、Wi-Fi&蓝牙&星闪、智能制造、视觉IoT、智慧健康养老等专题会议。 海内外展团登场,交流国际视野与本土需求 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观展团、以及在国内从事终端与应用行业的综合观展团将莅临展会。观展团成员享有定制巡演路线,与意向企业进行了深度沟通与洽谈。在首日举办的IOTE 2024中国物联网系统集成商大会暨中国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生态大会上,阿联酋驻华大使商务参赞(全权公使)、阿联酋联邦经济部驻华代表阿卜杜拉•努艾明受邀出席活动并做致辞。另外,世界AIoT创新联盟在展会首日举行了成立仪式,50多位海内外嘉宾出席活动,而联盟计划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质会员,通过持续运营以支持智能物联网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 "IOTE金奖"颁奖典礼圆满举行...
焕然一新! 创意再生! 想象无界! 弗吉尼亚州阿灵顿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CTA)®和CES®首次联合推出品牌标识。 此外,CES.tech正在进行改版,应用全新设计,增强用户体验。 “今天是CTA和CES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发布了新的品牌标识和CES网站。”CTA首席执行官Gary Shapiro表示。 “这次改版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新,它还代表着技术与人类的交汇,以创新的方式解决了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这是我们历史上的关键时刻——CTA成立100周年,也是CTA、CES以及我们所支持和代表的行业发展势头空前强劲的时刻。” 新徽标体现了技术与人类之间的联系,同时向我们的起源致敬,将品牌及其背后的力量统一起来。 这些相互交织的元素象征着我们行业与社会的联系,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愿景:一个技术与生活无缝融合、使生活更加美好的世界。 交织元素之间的空间象征着技术与人类之间深远而又常常无形的联系——这是CTA和CES几十年来一直倡导的纽带。 CTA与全球首屈一指的品牌顾问Triptk和Area 17合作,对徽标和网站进行了重新设计。 点击此处在CES更新版网站上查看新徽标。 “技术始终在不断变化,我们的观念、方法和对未来的愿景也必须如此。”CTA总裁Kinsey...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年,耗资600万美元。 作为软件、电子和电气架构的统一平台,它利用了数字孪生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功能,大大减少了每项常规任务所花费的时间。 例如,以前需要3天才能完成的测试编码工作,现在只需15分钟即可完成审核。 "特斯拉始终在SDV范式内运营,创新出仅供内部使用的新方法和工具。 SODA.Auto采用了这一策略,并将其扩展到更广泛的受众,"美国iProcess LLC执行合伙人、前特斯拉员工Florian Rohde补充道。 通过SODA V,汽车制造商可以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制造出新的SDV,这仅是传统五年时间线的一小部分,且预算为60万美元,远低于行业标准的4,000万美元。 这样一来,将会有更多的车辆投放市场,面向终端用户的价格降低,汽车技术更加先进,用户体验更好。 "由于需要加快创新周期,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彻底的变革。 通过SODA.Auto,企业可以在短短7天内完成全新汽车功能的开发、测试和集成。"CHARGE CARS前首席技术官Matas Simonavicius表示。 SODA...
仅余一周!亚洲果蔬贸易行业的年度盛会即将开启!立即在线购票,在中国香港与全球新鲜果蔬行业的精英们会面。 香港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亚洲国际果蔬展览会将于2024年9月4-6日在中国香港盛大举行,届时将再次汇聚全球新鲜果蔬企业,共襄亚洲盛会。 亚洲享誉盛名的新鲜果蔬贸易展将在亚洲国际博览馆举行,今年的展会将有望成为规模最大、最为精彩的一届。 亚洲国际果蔬展览会主办方Global Produce Events行政董事David Axiotis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够迎来充满活力的全球新鲜果蔬行业同仁参加2024年亚洲国际果蔬展览会。" "我们的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有望通过亚洲国际果蔬展览会这一平台与来自世界各地价值链各环节的主要买家和供应商会面交流。此外,他们也将通过行业专家和领袖的现场分享,获取优质的见解,并了解最新行业发展趋势。他们还可一览大量的新产品以及前沿创新技术。" 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50多家重量级参展商将在亚洲国际果蔬展览会上展示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观众可一览28个国家或团体展团展出的丰富创新成果,其中包括首次参展的印度、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展团。 网站可查看最新版展位分布图:https://ems.asiafruitlogistica.com/Pages/floorplan/floorplan.html 在开幕式晚宴上拓展人脉 展会活动前一天,亚洲国际果蔬展览会将于9月3日晚举行开幕式晚宴。该活动由展会主办方、官方批发市场合作伙伴广州江楠农业集团和上海辉展果蔬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官方知识伙伴《Asiafruit 亚洲水果》共同主办。晚宴活动为邀请制,将在香港嘉里酒店宴会大礼堂举行,受邀宾客将尽享香港海港的绝佳美景。行业代表可与近1000位知名新鲜果蔬行业同仁会面交流、建立联系,共同度过多彩的晚宴社交活动。 在亚洲水果知识中心领略专家见解 展位已然售罄,展会现场将人潮涌动、精彩不断。观众还可以在亚洲水果知识中心参加内容丰富的活动,获取最新资讯和专家见解。 亚洲水果知识中心是由亚洲国际果蔬展览会的官方知识伙伴《Asiafruit...
香港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互联网社区创建者—网龙网络控股有限公司("网龙"或"本公司";香港交易所股份代号:777)今日公布2024年中期财务业绩。网龙管理层将于2024年8月30日香港时间上午10时正举行业绩发布会及网上直播,讨论财务业绩和近期业务发展。 网龙主席刘德建博士表示:"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展现了我们较强的韧性,尽管有一些短期挑战,我们仍聚焦于打造能够强化核心竞争力并推动长期增长的产品。国内端游收入同比增长2.1%至人民币13.6亿元,得益于我们努力提升玩家参与度和留存率。我们相信,随着玩家的消费习惯向高质量内容、知名IP的游戏迁移,我们所拥有的标志性且不可复制的旗舰IP,以及围绕这些IP打造高品质游戏的商业模式,将有助于我们实现差异化并推动可持续增长。虽然我们的海外游戏收入由于一些短期因素同比下降12.9%,导致整体游戏收入有所下滑,但我们有信心在下半年取得更好的表现。我们的增长策略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且有许多积极的消息可以分享:我们的新游戏《代号-Alpha》预计将于下半年正式上线,并拓展到多个国家。我们的《终焉誓约•海外版》取得了不错的测试数据,预计这款二次元新游戏将在未来 6 到 9 个月内在日本市场推出。此外,我们的Roguelike俯视角射击新游戏《星海特攻》获得了玩家的热烈好评,该游戏在 TapTap 平台的新品榜中名列第二,并获得了8.0的用户评分。我们预期这款游戏将于 2025 年在全球推出,有潜力成为一款高日活跃用户数(DAU)的重磅新游。" "教育业务方面,我们的海外教育子公司Mynd.ai仍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行业转型阶段。一方面,由于新冠疫情结束,各地教育部门预算回归常态化,以及宏观通货膨胀影响了学校的预算分配决策,硬件市场出货量持续放缓。另一方面,市场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初期阶段,从由硬件主导逐渐转向以软件和服务为核心的整合模式,Mynd.ai作为市场领导者,拥有超过 100 万间教室的安装基数,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机遇。" "最近数月,网龙在泰国和沙特的国家级项目中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泰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部的支持下,我们宣布了一项开发先进的 AI 赋能教育平台aom-ai的战略举措。该平台结合了网龙先进的教育技术与深厚的本土洞察力,预计将于年内推出。在沙特,我们正围绕 K12...
上海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2024年8月29日,迪哲医药公布2024年中报,在核心产品舒沃替尼的迅猛放量下,上半年共实现营收2.0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亏损连续三个季度下降,2024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下降33%。 今年上半年,随着研发成果的逐步实现和商业化带来的收入增长,迪哲医药"研发-商业化-研发"的创新逻辑开始兑现,公司的财务数据逐渐开始走向正循环,坚持源头创新的价值不断凸显。 首款源头创新产品舒沃替尼(商品名:舒沃哲®)自从2023 年8 月上市以来,凭借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以及良好的市场竞争格局,正在使越来越多的患者获益,推动公司销售收入连续三季度环比高增长。 今年6月,第二款产品戈利昔替尼(商品名:高瑞哲®)获批上市,作为淋巴瘤领域全球首个且唯一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标志着公司在"源头创新"道路上又实现了一项重大突破。 迪哲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小林博士表示:"在过去短短一年时间里,迪哲医药在实体瘤和血液瘤两大领域都有了立足的产品。随着舒沃哲®和高瑞哲®上市后的快速放量,公司自我造血能力不断增强。当前,中国对原创新药的支持力度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外部环境的友好又为迪哲医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未来,迪哲医药将继续深耕全球创新,加速产品海外上市进程,推动更多来自中国的创新药物走向世界舞台。" 迪哲医药走入"增长循环" 作为创新药企,前期需要大量研发投入,随着创新产品上市带来高回报,可以把资金再投入到研发中,重复这一过程,从而实现了源头创新驱动的增长循环。 从2023年四季度开始,迪哲医药已经逐步走入"增长循环",今年第二季度在第一季度环比增长60%基础上,继续强势增长50%以上,从而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超2亿元。由于戈利昔替尼6月底刚刚上市,因此,报告期内,舒沃替尼贡献了绝大部分的营收。 公开资料显示:舒沃替尼成功突破了国内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exon20ins)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长期缺乏有效标准治疗药物的局面,填补了该领域近20年来的临床空白。 自2023年8月上市至今,舒沃替尼正好上市一年的时间,上市一年来,迪哲医药凭借极致的商业化运营能力,助力舒沃替尼首方落地速度和销售收入屡屡打破行业纪录,推动公司营收连续三季度实现高增长。 在今年6月底,迪哲医药第二款源头创新产品戈利昔替尼获批上市,又再次打破行业纪录,以远超同行非自有工厂发货最快速度的2天时间,开出全国首批处方。 戈利昔替尼作为淋巴瘤领域全球首个且唯一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打破了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十年无创新药的局面,根据《柳叶刀•肿瘤学》发布的全球关键性注册临床研究"JACKPOT8 B部分"(JACKPOT8 Part...
上海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8月28日至29日,首届中国生物制造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举办,此次盛会汇聚了政府高层、顶尖学者、产业精英及投融资界翘楚,共同探索生物制造领域的无限可能。摩珈生物,作为生物制造领域的璀璨新星,受邀由其首席科学官Ramon Gonzalez教授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C1-Based Biomanufacturing Next Frontier of Food, Feed, and Chemical Production "的主旨演讲。Gonzalez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与前瞻性的视野,为与会者描绘了一幅基于C1生物制造技术在食品、饲料和化学品生产中的前沿应用的未来蓝图。 Gonzalez教授指出,随着全球去全球化趋势和供应链的不断动荡,传统依赖石油、粮食资源的制造方式已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摩珈的C1基生物制造技术可以通过利用非粮食来源的甲醇,甲酸等低碳原料,实现绿色、低成本的化学品、材料和肥料的生产。这一突破性技术还将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演讲中,Gonzalez教授详细介绍了摩珈的 C1+Bio™技术,通过Formyl-CoA延长(FORCE)反应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从简单碳一化合物(如甲醇、甲醛)到高价值化学品的高效转化。随后,Gonzalez教授还分享了摩珈生物目前在Viridimin®系列以及Aliphane®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进程,后续也将通过OrthBio™平台和C1+Bio™技术对现有的工艺技术进行迭代研究以及面向市场推出新的高效、绿色生物基材料产品 。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展示了摩珈生物在生物制造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创新能力,更为推动行业绿色转型树立了标杆。 最后,Gonzalez教授满怀信心地表示,C1基生物制造将成为引领未来生物制造的重要方向,为食品、饲料及化工产品的生产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他呼吁业界同仁携手并进,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生物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Gonzalez教授的精彩演讲引发了在场听众的热烈反响,他们对绿色生物制造的前景和摩珈公司的研究成果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就相关议题与Gonzalez教授展开了深度交流。 此次中国生物制造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生物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企业家搭建了高端对话的桥梁,更为推动我国生物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随着摩珈生物等优秀企业的不断崛起与技术创新的持续深化,生物制造产业必将在全球范围内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开启绿色制造的新篇章。 Gonzalez教授作为美国莱斯大学与南佛罗里达大学的杰出教授,同时身兼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院士及工业微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会(SIMB)主席等多重荣誉,他在生物化工、化学品合成、合成生物学及代谢工程等领域拥有卓越的成就与广泛的影响力。其科研生涯中,不仅主导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更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及NCS子刊上发表了多篇开创性论文,累计发表SCI论文百余篇,荣获二十余项国际专利,学术影响力深远,彰显了其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卓越成就。...
嘉兴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9月2日至9月4日,第三届EESA上海储能展览会上,兰钧新能源(展馆:4.1H,展位号:41B20)展台将为大家呈现众多储能领域新品及解决方案,现场还有神秘新品发布、重磅签约活动,诚邀莅临! SOURCE 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航空巨头空中客车旗下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ALSC)与全球领先的复合材料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HRC(亨睿碳纤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国内首个飞机拆解和循环利用项目。双方将聚焦退役飞机机体拆解回收、复合材料循环再利用等环节,面向各种机型展开技术及产品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航空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空中客车(成都)飞机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布莱恩•阿格纽(Brian Agnew)及HRC碳中和总经理王智永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空中客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及空中客车中国首席执行官徐岗、空中客车中国副总裁及空中客车(成都)飞机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董事赵辰、HRC创始人及董事长顾勇涛、HRC航空副总经理高正等嘉宾出席并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是全球唯一由飞机制造商运营的飞机循环利用项目,其位于成都的合资公司也是空客集团在欧洲之外布局的首个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服务中心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导,致力于为所有机龄的飞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HRC作为国内首个打通复合材料开发、零部件量产及回收及再利用闭环各个环节的高科技企业,能够提供贯通碳纤维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服务。双方的战略合作将以首架飞机的拆解回收利用工作作为开启。 该架A330-200飞机的所有者为横琴小翼飞机技术有限公司,飞机的拆解由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空中客车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ACRI)与HRC共同完成,将先后进行飞机航材部件拆解以及剩余机体部分的拆卸回收。拆解的航材部件将依据相关规定回流至航空业继续使用,从而降低飞机运营成本。HRC将负责回收飞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绿色专利技术,最大程度地进行资源再利用,形成低排放、高物理性能及附加值的再生碳纤维复合材料及衍生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双方还将在此基础上联合探索更多材料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以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增加该业务链的商业价值和环保属性。 空中客车(成都)飞机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布莱恩•阿格纽(Brian Agnew)表示,"飞机拆解回收作为中心的核心业务之一,不仅是空中客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也是顺应国家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号召的举措。中心将利用全球领先的拆解技术流程和上下游联动,背靠空中客车全球供应链网络,实现绿色环保拆解,以远超行业水平的回收利用率回收高质量材料,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此次战略合作的达成也是航空产业链上下游携手探寻可持续发展的一次积极的尝试,以此为开端,为国内外航空业的绿色发展之路提供更多的参考及示范。 SOURCE HRC 亨睿碳纤维
深圳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8月26日,由深圳爱博合创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博合创®)自主研发的PANVIS-A™(原roboangio)脑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操作系统正式获批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此番获批标志着我国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技术迈入了崭新的里程碑阶段。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概要》指出,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3.3亿。且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占首位,2021年分别占农村、城市死因的48.98%和47.35%;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血管介入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器械经血管进行诊断与治疗。 然而人力操作难以避免出现抖动、位移等问题,手术的安全与精准性也随之受到影响。且由于技术门槛较高,一流医师也需经过多年训练才能熟练掌握,无法全面覆盖国内庞大的患者基数。 面对上述临床痛点,医疗技术的升级需求变得尤为迫切。在这种背景之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正式问世,标志着血管介入迈进全新时代。 01市场高速扩容血管介入机器人格局未定 依托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辅助,临床医师可触及人手操作难以到达的血管部位,进而完成更复杂的操作,且兼具远离辐射的优势,能够同时惠及医患双方。此外,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还被寄予了远程诊疗的期待。 按照应用术式分类,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主要分为三类:冠脉介入、神经介入、外周介入。随着技术积累成熟,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致力于研发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依托多技术模块的设计,适用于多类型的血管介入手术。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5-2020年全球泛血管手术从1130万例增长至1430万例,预计2020~2026年将以8.1%的复合增长到2290万例。2020年全球血管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为0.31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增长至16亿美元,复合增速92.7%。 国内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市场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在研发进度与西方发达国家并无代差。且依托庞大的血管疾病患者基数,市场需求仍在高速扩容。西南证券报告指出,国内方面,预计2023年陆续有泛血管手术机器人进行装机,组装量将以148.4%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加,2026年或将突破600台。 国家也在政策端提供了助力。工信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要加快推进机器人和医学人工智能在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突破,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机器人5G远程手术、脑机接口辅助康复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加速应用。 近期,大规模医疗设备更新正在全面推进,"手术机器人"被国家明确列为更新重点领域。目前各级财政资金已陆续下达,新一轮采购热潮已经启动,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放量空间也随着迎来扩容。 资本的嗅觉向来最为敏锐,近几年国内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领域融资火热,多笔大额融资密集涌入赛道,如今已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刻。 02让创新触达每一根血管爱博PANVIS-A™血管介入机器人获批上市 8月26日,爱博合创PANVIS-A™脑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操作系统顺利获批上市,填补了血管介入机器人领域多项技术空白。 PANVIS-A™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以独有隔室PANVIS COF®指尖导管直观操作系统和多器械协同驱动系统,实现隔室介入手术,隔绝辐射环境,避免术中铅衣负重及辐射伤害。...